当前位置:首页 >> 悦读书香 >> 书友沙龙 >> 内容
我家的“住房梦”
发布日期:2018-12-07 浏览次数:  字号:〖
 

 改革开放四十年了,尽管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这就是一幅恢弘而壮丽的画卷,令人荡气回肠。回顾四十年历程,付出很多,成就巨大。作为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来说,我亲历了我的家庭四十年来的变化,在这些年中,从农村到城市,我们家实现住房梦的路上不停奔波、执着前行,其中有追梦的苦痛和挣扎,更有梦想成真的幸福与甜蜜。我家就是这四十年变化的一个缩影,更是一个美好的见证。

 改革开放初期——父亲的“楼房梦”

 四十年前,我的家在常州市的乡下。父母都是面朝土地的农民,为了温饱,拼命地挣着工分养活姐姐和我。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村里实行了分田到户,家里逐渐地能吃饱穿暖了。1979年,父亲顶替爷爷进了常州市供电局,吃上了村里人羡慕的“商品粮”。虽然他在供电局上班,但他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泥土,在下班后的傍晚或节假日,便会拿起锄头下地帮母亲料理“责任田”,想让我们姐妹俩生活的更好些。

 记忆中,他每天一大早就骑着那辆“二八”式自行车到常州城里上班,傍晚才回来,而这也是我最盼望的。父亲微笑着穿过暖暖的夕阳,蹬着车向家门口的我赶来,一停车便取下车架上的供电局专用帆布包,里面有时是糖果,有时是饭桌上的美食,这一幕成了我童年最温馨的记忆。

 那时我家和奶奶家合住在三间平房里,东西两排厢房。爷爷家和我家已经分家,东边是爷爷奶奶和大姑小姑用,西边是我家,中间厅堂共用。随着姐姐和我的年龄增长,和父母的分房在即,由于后院是要喂养家畜添补家用的,于是我们不得不搬到了平房的小阁楼上,每天爬着竹梯弯腰上阁楼睡觉。看着我们每天爬上爬下,父亲既心疼又担忧,萌发了建楼房的想法,他常说:什么时候我们要能盖间楼房就好了,你们俩就不用住阁楼了。但当时父亲工资不高,建楼房只能是深藏在父亲心里的一个梦。

 在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母利用微薄的积蓄在东边后院搞起了水貂养殖,非常辛苦。不幸的是,水貂在苏南存活率很低,貂皮质量不高,一年后血本无归。楼房梦因为一次变故,似乎变得更加遥不可及。母亲表面平静,更加努力地忙农活了,但我几次看到她躲在门侧偷偷抹泪。

 为了早日实施建新房的宏大计划,父母更加拼命地准备,整天没日没夜地忙碌。家里除了种的三亩“责任田”和七分“自留田”,父母还承包了村里的一口鱼塘。父亲每天一下班就赶到地里或者是鱼塘边,在村里人看来,这个吃“公家饭”的人和起早摸黑的庄稼人并没有什么两样。而姐姐和我也开始帮家里分担家务,每天早晨,我早早地起床做饭。一放学或是休息天,就挑井水(那时家家灶间都有一个大水缸),或者和小伙伴一起拔草、割草、喂鱼,必让鱼儿吃得饱饱,长得肥肥。农忙的时候,我们又帮着大人除草、挖山芋、拔萝卜腌萝卜,学着大人像模像样地干农活。“双抢”的时候,割稻、挑稻、打谷、拔秧、插秧,样样少不了我们的身影。到读初中的时候,姐姐和我样样农活都会干,为父母减轻了负担。

 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圆上了“楼房梦”

 家里的日子渐渐有了起色,加上我们一年年长大,1988年,父亲决意开始他的圆梦计划——就在老屋后面的空地上造楼房。先造底层,等有条件再造第二层。造楼房需要碎石填埋墙基,为了节省买碎石的费用,父亲买来了工地上淘汰下来的破砖石。那个暑假,妈妈带着姐姐和我每天都到村里的大晒场上敲砖石,把大的敲碎,然后踉踉跄跄地挑回家。夏天来临之前,第一层造好了,每天傍晚,一家人吃过晚饭会爬到二楼乘凉,心中满是对新房子的欣喜。

 第二年,改革开放政策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母亲进入了乡镇企业,开始拿工资了。鱼塘里的鱼有了收获,家里的稻子也卖出了,父亲的工资也得到了增长。造房子的钱有了着落,父亲和母亲像燕子筑巢一样,终于把新家的第二、三层造好了。

 新房造好后,父亲的楼房梦终于实现了,姐姐和我也有了自己的房间。后来的几年,父亲又陆续把房子装饰一新,地上贴了大理石,墙壁粉刷得雪白,还添置了各色家具家电,连外墙也贴了瓷砖。父亲看着自己矗立在村头的杰作,脸上的笑意有了从未有过的舒展。

 改革开放第二个十年——拥有了小“公房”

 1998年,姐姐和我都在城里的学校工作,离家里很远,每天骑着自行车上班很不方便。随着经济的发展,当时的供电局有条件给职工分房子,父亲就想到向局里申请房子。盼呀盼,我们家终于有了一套分配的小公房。每天下班,父亲带上各种工具,亲自给房子刷涂料,装电灯、窗帘,打家具。看着房子一天天的像样起来,他比谁都高兴,我们家在城里也拥有了一套房子,姐姐和我上班也不要城里乡下地来回赶了,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在这期间,父亲上班的交通工具也从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油门一踩,突突突,进城更方便快捷了。

 改革开放第三个十年——住上了“小区房”

 2008年,姐姐和我都已步入壮年,早已在市里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家里的“责任田”都用上了机械化,种田越来越轻松,父母再也不用像原来那样辛苦劳作了。父亲也从供电局退休了,生活一下子变得轻松悠闲,看着可爱的第三代,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父母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改革开放的步子越来越大了,早在“十一五”规划纲要就已经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十二五规划再次建议,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为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我家被列入拆迁范围,父母积极响应国家的拆迁安置。经过几年的过渡,辛劳了半辈子的父母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小区房,环境优美,有物业管理。同时小区旁边就是一个以“桂花”为主题的公园,每天,他们在小区里闲庭散步,在公园里跳跳广场舞,成了他们最惬意的事。

 改革开放第四个十年——生活更加美好

 最近这十年,是父母最定心、无忧、幸福的日子。退休工资一次次地调整,妈妈也终于有了农保,福利待遇有了更好的保障。为了方便看第三代,父母还用多年的积蓄陆续购买了市里的商品房,在退休暇日的同时享受着天伦之乐。除此之外,姐姐和我们家都买了汽车,经常在节假日带着父母旅游。父母常说:“还是改革开放好啊,我们家不光有房子,你们两家都还有了“移动的房子”,很方便!这一切都是国家改革开放的结果,搞活经济,繁荣市场,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日子越过越好啊!”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变化,钱袋子鼓起来的老头老太用上了智能手机,他们学会了QQ、微信、网购、网上看房子,生活更加美好而又丰富多元。

 这四十年,父亲和母亲相濡以沫,用汗水浇灌日子,一步步地实现着家庭“住房梦”。他们只是千千万万普通父母中的一个,但就是他们,像勤恳负重的牛牵拉着我家走向红火;就是千千万万的他们,在改革开放中付出努力,牵拉着一个国家逐渐走向富强。改革开放扬风帆,亲身经历四十年,见证发展大变化,祝愿祖国更强大。千言万语最后还是一句话:国好、家好、百姓日子好!(常州市机关幼儿园 汤瑜)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