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红色军休 同心向党”工作法彰显军休党支部工作特色
发布日期:2021-02-20

近年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军休四所党支部持续不懈抓落实,出实招、用实劲、增实效,创建具有创新力、影响力、凝聚力的六个一“红色军休·同心向党”特色党支部。

一是努力构建一个“红”基地。立足军休干部红色资源禀赋,我支部设立和布展了军人荣誉室,打通线下和线上的双通道,用好用足党性教育“活教材”。荣誉室通过文字陈述、图片遴选、现代光影呈现“红”的底色和力量,全面展现常州市军休所发展的历史沿革,再现军休干部戎耀军旅生活,刻画军休干部居功不自傲、退休不褪志的精神风貌。打造红色基地教学精品“套餐”,彰显“双线共享”的社会效应。吸引兄弟单位、社会团体、中小学生千余人参观学习,2020年7月成为了全市第一批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

二是致力开设一堂“红”党课。创建“6+1”红色课堂学习模式。“6+1”即:以六大主题课堂为载体(“初心课堂、红色课堂、青年微课堂、法治课堂、实景课堂、道德讲堂”),开展“我是党课主讲人”活动,每名党员上党课,“以讲促学,以学带讲”,变“一人讲大家听”为“人人讲众人学”的互动式教学,全体党员发挥“头雁作用”,让党课学习像“烹小鲜”,“色香味”俱全。

三是奋力建设一支“红”队伍。成立“兵心向党·回声嘹亮”红色文化送演队,打造“回声嘹亮”合唱队、“舞动暮年”舞蹈队、“雅韵清风”小乐队、《我的名字叫老兵》音乐情景剧等活动品牌。通过录制视频《我和我的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及舞蹈《母亲》、《生生不息》,构建以抖音、电视台、网站为基础的互融互通、纵横有致的宣传矩阵体系,实现军休服务工作高效满意、军休干部积极回馈社会的“双赢”效果。

四是着力培养一批“红”马甲。紧密着眼军休干部关注国家建设发展、政策理论水平高、社会责任感强的实际,加强“老兵新作为、温情暖家园”基层社会治理项目建设,拟定“传承枫桥经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方案,42名军休干部党员争穿“红马甲”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军休干部们充分利用自身的政治优势、技术优势和经验优势,努力做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传声筒”、调解纠纷的“老娘舅”和社区治理的“领头雁”,在扶贫帮困、政策法规宣传、红色教育宣讲等方面卓有成效。

五是协力共育一批“红”联盟。积极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共赢的“党建共同体”,绘出最大“同心圆”。充分发挥常州军分区、社科联、永红街道、江苏银行、怀德苑小学、钟楼区法律志愿者协会、常州二院等11家单位党建联盟单位作用,在党建活动、政治教育、金融服务、医疗卫生、法律援助等方面精准服务军休干部,增强了党建与业务的黏性,在同频共振中凝聚力量,形成党建和业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六是全力打造一张“红”名片。努力推动红色资源串点、成线、连网,提优“红色基因传承链”,拓展“红色文化辐射圈”,通过编辑《军旅征战记忆》书籍、印制《红色印记》画册、摄录《晚霞辉耀征程》影片、打造“戎装服务队”品牌、完善军人荣誉室等方式,借力老兵直播间、爱国主义教育网站、微信二维码、抖音、优享通等新媒体平台,构建“十个一”资源载体,(一书、一册、一影、一队、一室、一间、一站、一码、一音、一通),全面展现军休干部们为了党的事业,退休不褪志的精神面貌,打造一张醒目耀眼的精神名片。

“红色军休·同心向党”支部工作法的运用,有效汇聚起红色力量,发动红色引擎,显著增强了支部的创新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在工作法指引下,支部搭上互联网“快车”,运用互联网+思维破解军休服务过程中的难点,服务管理手段创新创优;引导军休干部走出庭院,为社会和谐增添“活力因子”,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支部先后荣获全国军休系统先进单位、全国敬老文明号、江苏省五星级档案室、AAAA数字化档案室、江苏省敬老文明号以及常州市文明单位、常州市卫生模范单位、常州市五好党支部、局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50多项荣誉称号。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A座15楼

电话:0519-8568077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