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学习园地 >> 随笔散文 >> 内容
踏实“接地气”
发布日期:2014-05-27 浏览次数:  字号:〖
 

    

       接地气,成为当下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流行语。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它被常常提起。

  老祖宗早就明白接地气之功。《礼记·月令》有言,孟春三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明朝医学家刘纯说,病家不接地气,故阴阳不通。嘱病家每日赤足走路,半时辰即可。他告诉病人:你不必请专家会诊,每天光脚走路一小时,就可以慢慢消除症状。

  农村就是天然接地气的地方。北方火炕,贯通大地,带给人们健康。江南农村,小孩池塘边撒欢,大人泥土中插秧,辛劳中含着惬意,脚步紧贴大地,就是接地气。如今住进了高楼的城市人,经常到公园散步、田野远足,亦为是补充地气,强身健体。

  其实,各行各业无不需要接地气。艺术,接地气才能有人气。不接地气、远离现实一度成为央视春晚的软肋,近年来,春晚吸收草根明星加盟,不仅变换了风格,更是传递一种对底层的人文关怀。新闻,接地气才能有底气。就说常州开展的中国梦·常州实践采访活动,新闻工作者走入基层,亲吻泥土的芳香,写出的作品才能担负起民众喉舌的责任。只有接地气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的军人,才配称作最可爱的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为政者,才能仰不愧天,俯不怍地

  人民群众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和力量所在,人民群众所处的位置、作用与土地相似。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而言,接地气说白了就是要广泛、深入地接触百姓,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最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

  高新区439平方公里上,沸腾的建设工地,严谨的科研场所,温馨的安置小区……都是接地气之处。走下去接触、静下心倾听、面对面交流,逐步向心贴心融合。接地气来不得一蹴而就,有位领导说得好,当村里的狗见到你不汪汪乱叫,你就真正和群众走近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