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次聆听了房管处张彤光处长的《汉字离我们有多远》,台下的你情不自禁会产生一种共鸣,这不仅仅是对即将远逝汉字文化的叹息,更是对我们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继承和传承的共鸣。你也会油然而生有一种心灵的触动,这种触动会唤醒你内心深处对某种文化重温的欲望和感知,今天我讲的主题是《唤醒你心中的诗意》。
小时候,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虽然不懂得什么叫乡思,但孩子的眼睛却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谁没有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背诗的声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纷纷啼鸟。
长大以后,恋爱中或失恋时,谁没有想起过李商隐的比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和蜡烛,两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物件,通过诗歌,变成了我们可以寄托情感的意象。
当我们走上工作岗位,忙碌、烦恼纷至沓来。我们想安静,想放松,谁没有想起过陶渊明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古夕阳下,陶渊明的诗意温暖了后世的每一丛带霜的菊花。
当我们日渐成熟,就有了更多的心事,更复杂的焦虑,更深沉的忧伤,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与我们的一己之悲比起来,那样浩荡的悲伤、深刻的哀痛,是不是会使我们的心稍稍放下一点,使我们的胸襟稍稍开阔一些呢?
从“举头望明月”到“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里面都有着一个核心元素,就是意象。不管是明月、啼鸟、菊花、春蚕,还是江水、樱桃、芭蕉,千百年来,它们在自然中美丽着,也在中国的诗歌中绽放着。一代代的诗人传承着这些美丽的意象,传承着中国人的心事。他们是含蓄的、深沉的,或有所得,或有所失,从来不会大声地直接说——我喜、我悲、我愁,而是一定会把自己的情感托付给一个意象。这种意象的载体,通过心灵的息息相通,一直流传至今。
今天,在现代的忙碌生活中,很多人会疑惑,诗对我们究竟是一种必需品,还是一种奢侈品?可能相比于我们的房贷、医药费、孩子的学费,还有每个人的工作现实、生活梦想,诗歌变成了一件奢侈品。但是我想,如果你走近它,你会感受到它的魅力、它的质朴、它的真切。
林语堂先生曾经在《吾国与吾民》中说过一段关于诗歌的话——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生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的怜悯,那么依我所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他用如此精练简约、直指要害的语言,概括出中国人和诗歌之间的关联。
林语堂谈到了诗词的宗教作用,其实宗教和哲学是有关联的。随着年纪的上长,我越发觉得哲学在生活中的分量。因为哲学是让人明慧的学科,对人生有前瞻性、指导性的学科。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会遇到挫折,会产生心理垃圾,你不妨摘录一些诗句,或重温一下诗词,你会感到心灵的净化。
诗词里还蕴含着历史。历代的诗词连窜起来就是一本历史史诗,一副美丽的历史画卷。因为每一首诗都承载着它的历史背景。盛唐的诗词散发着浮华,晚唐的诗歌流露出落败。宋词的婉约透露着国破家亡、身事飘零之感,宋词的豪放折射出爱国志士的一腔爱国衷情。
诗词里散发着艺术。古人读诗摇头晃脑,现代人读诗朗朗上口,因为诗词讲究韵律,对仗和唯美。
诗词本身就是文学,但如果我们不去传承这个文学魁宝,它就失去了文学价值。当我们提起笔写文章的时候,常会感到腹中空空,当看到孩子为写作文抓耳挠腮之时,你会焦虑烦闷。如果你平时注重诗词的积累,注重培养孩子对诗词的兴趣,注重文学修养的积累,这种现象就会好很多。现在培养孩子最狠的一句话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我倒觉得文学素养的培养的确要从娃娃抓起。真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如果你想修生、养性、养生,那你就潜心阅读那些优美的诗词。
如果,你愿意把自己交付给诗歌,也许可以循着美丽诗意,一路寻访到自己的心灵。
如果你真的愿意相信诗意是生命中的必需品,你也许就真的可以过得诗意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