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悦读书香 >> 读书感悟 >> 内容
那些“形而上学”的心灵寄托
——读《哲学的慰藉》感悟
发布日期:2018-07-18 浏览次数:  字号:〖
 

 人生中有种种不如意处,其中有一些是可改变的,有一些是不可改变的,在过程中,我们需要种种的慰藉,有些是暖心的亲人朋友的关怀,有些是种种的心灵鸡汤。在历史中,我们可以找到对照以激励我们克服种种困难,在大自然中,我们可以感受山河壮美以抒发心中不畅。而“哲学”,若非专业从事研究的人,或许不太能找到哲学理论来安慰自我。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是一本从西方哲学家的故事启迪人们对待伤痛、挫折、贫穷、苦难的著作,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哲学对于人生的慰藉作用,尽管人生的境遇各不相同,古往今来被称为哲学家的思想者千差万别,还是有可能在相隔几世纪之间找到一小群情貌略微相似的人,其共同点就是忠于“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意——“爱”“智慧”。

 人生如何来慰藉?德波顿在书中描述了人在遭遇生命中的种种情境时,如何用哲学的魂灵与想法来应对周遭的所有,以趋乐避苦,以精神愉悦。塞内加对受挫折的慰藉、蒙田对缺陷的慰藉、叔本华对伤心的慰藉……

 对于与世不合的慰藉,作者以苏格拉底的不容于世为例,阐述了圣人与俗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障碍——无法完整的交流与沟通。彼此的无法理解造成圣人被俗世的大众所鄙夷、排斥。高尚如苏格拉底,自身的思想高度无法为庸庸大众所领悟,既是因本身思想的深奥,也因交流的难以顺畅。苏格拉底在当时的社会为了追求真理和引导别人去改变思考方式,逢人便说服式的传教,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最终导致自己生命的终结。他教导世人,要学会怀疑,独立思考,辨别善恶,反抗世俗偏见,听从理性律令。他面对强权而保持合乎理性的自信,面对众人指责而不收回自己的思想,“他宁愿失欢于众,获罪于邦,而决不折腰”。

 古希腊晚期的思想家伊壁鸠鲁不仅承认感官享受是幸福生活的目标,而且更试图解答“怎样才能快乐”的问题。在他看来,哲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诊断痛苦和欲望的脉搏,制定出摆脱精神苦难、谋求快乐人生的方案。伊壁坞鲁开出的药方有三大元素:友谊、自由和思想。由此知道,富甲天下不会增加快乐,快乐的真谛在于思想的自由和心灵的沟通;读者因此可以减少一些迷茫、错位、惊愕、焦虑,增加一些理性和自信。

 斯多亚派哲学家塞内加出身豪门,却命运多并。年纪轻轻就患重病,与疾病抗争六年;身体康复后从政,又仕途不顺,无辜遭到贬谪,身受8年囹圄之苦;后来违心去当王储的老师,十五年后又被国王—当年的学生—赐死。塞内加一生坎坷,屡遭挫折,却能处变不惊,泰然应对。他的哲学告诉他世事无常,不仅自然灾害、生老病死不可预知,就是人世间的勾心斗角、相互残杀也是防不胜防。怨天尤人于事无补,“哲学交给我们顺应全方位的现实,从而使我们纵使不能免遭挫折,也至少能免于因情绪激动而遭受挫折带来的全部毒害。”哲学给了塞内加“生命和智慧”,他以从容应对多并的命运来“回报”哲学。

 十六世纪的法国哲学家蒙田与其前辈不同,他常常关注那些不为哲人所注意的琐碎小事。他以为,人是由肉体和精神组成的,人亦生活在某种具体的文化中,对我们身体、智力的缺陷避而不谈,不承认我们文化、习俗的差异,是体面社会缺乏坦诚带来的结果。他的哲学大谈“君子不为”的人间琐事,因为他己经看到,晦涩不等于深刻,“神秘莫测的人能够在简单的头脑中引起崇敬,却不能打动坚实可靠、清晰的头脑。”哲学家不能眼望苍穹冥思苦想,却忘记脚底下的事情。哲学要让世人努力寻求智慧而又从未远离愚蠢,要学会如何去过健康而快乐、平凡而善良的生活。

 叔本华生活在十九世纪的德国,虽早年丧父,但一生并无衣食之忧。他生性多愁善感,却又不善于与人交往,常常痛感人生苦难。三十岁时写出杰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却得不到学术界的认可,直到四十多岁仍然一事无成。在愤世嫉俗之余,难免自我安慰,自我仰慕。他在感叹“人的存在是一种错误”的同时,并未自暴自弃,而是天才地说出了这个真理:人与其它动物一样服从“生命意志”,但人又是万物之灵,人通过哲学和艺术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勾画生存的条件,因此,只有人才能自我解惑,只有人才能认识自身。人或许永远不可能摆脱“生命意志”,但正是艺术和哲学以其特有的方式把人生痛苦转化为“知识”,人才可能获得洞察世事的省悟和少许的安宁。

 尼采早年深受叔本华的影响,也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这大约与尼采的生存环境和自身经历有关。其父英年早逝,家境很快衰落,而尼采本人内心感情丰富、极其敏感,外表则木讷腼腆、举止刻板,虽有才华,然疾病缠身,孤独忧郁,人生远非一帆风顺。于是悲天悯人,自叹自艾。后来经过学而思,思而学,人生态度发生骤变,他不再赞同逃避痛苦的观点,而是创造了“超人’夕哲学。“超人”就意味着要有超乎常人的信念、勇气、意志、智慧、情感等,就要像真正勇士那样面对惨淡人生而决不放弃。于是,尼采不是让人努力减轻痛苦、追求幸福,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他推崇苦难,因为他坚信,苦难是实现完美人生的条件,苦难是实现成功人生的必经之路,关键是要有应对苦难的勇气和明智。

 读完了整本书,令人在时间的定格中暂时忘却凡俗的尘埃,在“幻境”中体味到人生的哲学之美。可以是时间上的久远,也可以是空间上的遥遥,只因隔着一段时间抑或者一段距离,这层薄薄的纱帐将原本的习以为常神奇地转化为美丽纷呈。因为它不再属于“实际”人生片段的章节,而是超脱了世俗的禁锢,以一种超然而不与实际利益相关联的姿态屹立于感念之上。

 哲学之美是永恒的另一种深情表达,因为它不随时间与生命的结束而停驻燃烧的火焰。若你想要活的美,其实何须执着地让冰冷的现实介入热情似火的生命,有哲学慰藉人生,足矣。

 感谢阿兰.德波顿,也感谢哲学,让我们在这茫茫世间,有了更多的心灵慰藉方式,或许有的人能读懂并正确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许有的人只是存粹得到了安慰,但不管如何,这本书是一碗特别的“鸡汤”,它的特殊的调味方式,也许令人一辈子难忘。

 (常州奥体中心联合党支部  陈微微)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