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机关作风 >> 基层动态 >> 内容
解放思想 服务民生——市气象局努力打通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米
解放思想 服务民生 市气象局努力打通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米
发布日期:2018-10-26 浏览次数:  字号:〖
 

 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环节,也是各级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做好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将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关于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相关部署,2013年以来,常州市气象局与应急办把该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超前谋划,先行先试,按照“应急组织、气象承办、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全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

 打好政府支持的“信心牌”。2013年,常州在全省地市级率先颁布《常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明确市、辖市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常州市应急办负责预警信息发布的综合协调、检查评估等组织管理工作;气象局具体负责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等工作。为了确保预警信息能够进村、入户、到人,打通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副市长常和平多次强调要打造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扎口管理和发布全市预警信息。2016年,常州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强化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统一发布,完善发布机制,整合发布渠道,建立发布“绿色通道”,切实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能力,努力实现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全覆盖。《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苏省气象局与常州市政府《共同推进常州气象现代化建设合作备忘录》和《常州市“十三五”气象发展规划》、《常州市“十三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均提出,成立常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健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等建设任务。副市长常和平表示,依托气象部门筹建的常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得到了完善,气象、水利、地震、环保等部门的监测预警能力有了稳步提升。

 当好先行先试的“排头兵”。2014年,常州依托市级政府投资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计划,顺利完成了常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搭建。2015年,完成“常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一键式发布平台”建设并投入业务运行。2014年11月,市政府办公室要求各辖市、区政府及承担预警信息发布职能的政府部门,第一时间上报完善常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信息录入、审核及签发人员的名单。2015年初,实现与公安、水利、农业、环保、国土等承担预警信息发布职能的政府部门之间的横向连接。9月,市应急办下发《关于常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正式运行的通知》,要求市民政、国土、环保、水利、农委、交通、安监、卫计、公安、教育、地震、气象等12家市主要预警发布单位,须通过常州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统一对外发布预警信息,至此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实质性落地。回顾近5年,常州天气气候异常复杂,极端强降水、低温雨雪冰冻、冗长梅雨期、大波强势高温、连阴雨接踵来袭,气象短临预报、预警信号多渠道多方式第一时间权威发布,各部门快速应对。在应对2015年历史罕见洪涝灾害的艰巨工作中,时任常州市市长费高云称赞气象部门,准确、及时、科学的气象信息为作出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应对2018年初连续暴雪中,常州市气象局发出暴雪信息,提醒此次降雪过程持续时间长、雪量大、气温低,将有明显积雪和道路结冰。市政府办公室随即就做好雨雪冰冻天气应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市公安局部署强化恶劣天气交通应急管理工作,市教育局即刻发布紧急停课通知,市扫雪除冰应急指挥部就做好近期扫雪除冰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布置。常州市气象局因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表现突出,连续每年获得市政府通报表扬。

 做好触角延伸的“实践者”。大力拓展整合各种资源,在市级层面逐步建立了手机短信、电视、广播、电子显示屏、网站、邮件、传真和各类新媒体等多种手段与传播媒体的快速接收、审核和传播机制。2015年,常州市应急办、气象局和广播电视台共同签署了《关于全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快速播报合作备忘录》,建立健全常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在广播电视台旗下四个电视频道、四套广播频率、CBS常州手机台、中吴网、出租车LED显示屏等各类传播媒体中快速接收、审核和播报机制。此外,常州市气象局与常州化龙巷网站签署预警信息快速发布合作协议,与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处就预警信息发布签署信息共享协议。

 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这张大网越织越密的时候,常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成效显著,很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但也暴露出问题短板,一是体制有待完备。由于常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尚未成立,各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统一发布体制还不完备,相关人员和经费保障不能适应日常工作需要。二是机制有待健全。预警信息发布部门的联动机制和传送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手机短信、有线电视、社区宣传平台等预警信息快速全网发布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三是渠道有待拓展。预警信息发布渠道还不顺畅,传播效率不高、覆盖面不广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和影响预警信息发布工作的主要因素。常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挂牌工作暂时搁置。

 2017年,常州市气象局大走访小组走访了孟河镇万绥社区的严庄巷和五桂墩两个村庄,了解民生需求,听取群众对气象预报服务的意见建议。在杨大根老人家里,谈及这两年的收入情况,老人说,辛辛苦苦种了4亩多地葡萄,去年被大水全淹没了,今年那场大风又把大棚全给吹了,导致损失惨重。杨大根老人所说的那场大风,发生在2017年3月1日,最大风力为九级。气象局当天也提前1小时发布了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建议公众注意防范。天气预报或者预警发出了,实际的终端和社会薄弱群体的获得情况怎么样呢?身为气象工作者,老人的遭遇让我们痛心也在深思,这样的情况还有许多。很多老人都是电视《天气预报》栏目的忠实观众,年轻人大多是通过手机和网上获得的天气信息。电视《天气预报》有着固定时间性,而网上的天气信息确也是鱼龙混杂,时有错误及谣言信息,预警信息往往无法获得。这些都说明了需要实现“第一声音、权威发布”,同时需要传播快、覆盖广。

 2018年以来,常州市气象局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对照防灾减灾服务民生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调查去研究,群策群力大讨论,积极实践求验证,大力推进打通预警信息发布的最后一米,并取得了质的突破。常州气象官方微博及微信做到预警信号、短时临近预报、长期预报及重要天气信息结合,且多频次发布。进一步与市民防局签署《关于全市人民防空警报融入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双向委托书》,将防空警报试鸣公告和防空警报信息通过江苏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民防部门通过人民防空警报系统发布红色等级或特大、全域性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

 常州市政府办公室部署,在全省率先从工作责任、工作重点、工作计划和工作考评四个方面部署落实“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传播功能配置标准”,将村民小组与居民小区负责人作为最末端预警信息接收传播人员;明确手机作为当前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和传播主要设施,将手机短信、基于钉钉的信息员平台、QQ群或微信群作为预警信息传播主要渠道;强调各乡镇(街道)应建立健全“乡镇-村-村民小组-户-人、街道-社区-居民小区-户-人、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单位-人”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机制、反馈机制和监督机制,建立直通式扁平化气象灾害预警传播流程。

 10月,常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将承担全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为相关部门提供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服务,对辖市、区相关工作提供业务指导。

 下一步,将出台《常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实施细则》,确保常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不断整合发布资源,拓宽发布渠道,进一步完善手机短信、广播电台、电视和广电有线等主流发布手段的预警信息快速全网发布机制,科学整合和完善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广播、户外显示屏、社区预警信息等发布手段,充分发挥新媒体和社会传播资源作用,不断拓宽各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常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的挂牌成立,将真正成为常州市突发事件预警的“第一声音”、“权威声音”。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