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学习园地 >> 随笔散文 >> 内容
出 行
发布日期:2019-08-30 浏览次数:  字号:〖
 

  60年代中后期出身的我,在“一条街,两路车,一个警察看两头”的苏北盐城生活了十七年。

  70年代上学,都是步行。我每天要经过东越河桥和登瀛桥两座桥。当时的东越河桥还是座木头桥,透过稀疏的木板间隙,可以清晰地看到桥下湍急的水流、行驶的船只,鞋子被嵌入桥面间隙而被绊倒的刹那间,心惊肉跳,腿脚发软。如果时间宽裕,我宁愿绕过新建的水泥桥——西越河桥。这一走就是九年,走出了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时光。

  记得三年级暑期,乘着父母午休时分,我悄悄地将父亲的28寸自行车扛了出去,与邻家同学学骑车,耽误了父亲上班的时间,结果被父亲狠狠地训斥了一顿,母亲立下等到初中毕业后才允许我骑车的规矩。但只要父亲一出差,我的脚痒痒的,偷偷骑着父亲的自行车满天飞,坐骑够不到,就在三角杠中来回踩动,有时帮母亲买回一袋大米,有时拖着冬季需要腌制的雪里蕻,母亲也渐忘了给我立的规矩,那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呢!

  80年代初,为了参加户籍所在地的高考,我不得不与父母、弟妹分离,回到到户籍所在地的常州第六中学上高二,考上电大后,父母终于帮我买了辆26寸的女式自行车,每天经过德安桥和文亨桥,在春暖花开,绿树成荫,满目金黄,雪花飘飞的江南骑过四季。我和同学骑车在戚墅堰金星影院观看新影片,在武进淹城寻找淹城公主头墩、肚墩、脚墩遗址,在波光粼粼的西太湖边欣赏夕阳西下、跳出水面的鱼儿,去古镇古村收集民间故事……这些经历在同学聚会中经常被分享,成为永恒的话题。

  90年代初期,家里先后买了小轿车和摩托车,成为时髦的代步工具。当时摩托车的价格不菲,超过一辆长安面包车的价格,主要用于我上下班、接送孩子,小轿车主要用于先生在常州和外地的生意。有了私家车后,我们小家的活动半径就更大了。原先盐城-常州两地之间,需要乘坐8个小时的长途汽车,期间还要经过长江轮渡,而驾车去探望父母,早上出发中午大家可以在盐城吃午饭了,时间缩短将近一半。但与家人团聚的心情随着年纪越发急迫,总想着如果苏南苏北也能通上高铁该有多好啊!

  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交通发展日新月异。但汽车的增多也造成交通的拥堵,城市环境的污染。2005年10月常州在中心城区实施限摩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于2008年4月开通快速公交1号线,现已开通了11条线路,深受市民欢迎。今年10月,地铁也即将开通,这让市民又多了一种出行方式。

  阅读过往,感慨万千。人们每次出行方式的变化印折射着历史变迁、时代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展望未来,憧憬无限。人类并没有局限于地面上的速度,而是从地面延展到天空、地下,无论是飞机还是地铁,都让人类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和舒适,下一次出行方式会有怎样的变化?我不知道答案,但我坚信,每一次选择都是新的出发。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