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我考上大学,离开家乡,奔赴北京,开启我人生中第一次长途旅行。依稀记得当年的绿皮1462次列车,傍晚7、8点经停常州,途经南京、蚌埠、徐州、济南、天津等十几个城市,次日下午2点左右到达北京,历时约18小时。当时,没有互联网,没有百度地图,更没有现今行行色色的交通app,在有限的资讯条件下,到站后,我采取了最原始的方式——公交,从北京站出发,途经长安街、西单,到西直门换乘,最终到达学校。初来乍到,对首都满怀好奇,2个多小时的车程倒也不觉得过分难熬,5毛钱单程的票价,更是觉得超值,就相当于车游北京城吧。后来,经同学指导,才知道北京当时已有地铁1号、2号线,从此,大大缩短了从海淀去往北京各处的时间。
每年寒暑假,照例是我返乡的日子。尽管学校有统一订票服务,一来时间限定,二来只能选择普通列车硬座,尤其是寒假,选择面更小。记得大四寒假,因为实习到年前几日方结束,赶不上学校订票时间,只能跟同学相约前往火车站排队购票。春运的车票,一直是一票难求。我们晚上10点多赶到北京西站,已是长长的队伍在等候半夜12点的开售。12点刚过一刻钟,快车、普通列车票就全部售罄,只剩下加班车次的硬座。等买好票赶回学校,已近凌晨2点,北京的冬夜,让没买到理想车次的遗憾,又加重了几分。及至乘车当日,更是让我大开眼界。车厢里每个角落都塞满了人,别说过道,就连桌子下也有人坐着,座位下还有人躺着。偶尔想移步,都犹豫再三,需穿越丛丛“路障”,无数声“劳驾”后才能挪动一二。大学四年,在京沪铁路上多次往返,硬座硬卧,普列快车,全凭运气。
短短20年,交通出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每隔4分钟,全长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就会对开一组时速350公里的动车。常州到北京,从过去的18小时缩短到4、5小时,购票方式也从现场排队变为网络、手机app购票。在自助取票机上10秒左右就能取到预定的车票,凭着“刷脸”两三秒就能验票上车,京沪之间说走就走成了常态。过去,一想到拥挤的车厢就烦闷;现在,坐高铁有空调、可调节软椅,长途的煎熬因速度和舒适而大大消解。北京的地铁线路,也从当年的2条变为22条,从北京南站出发,乘坐地铁4号线,只要40分钟左右就能到达人民大学。不仅北京的地铁有日星月异的变化,我的家乡常州,今年年底也将迎来首条地铁线路开通。国家的发展与进步,让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终变为现实。
白色的闪电,飞驰在城市间,使时间变长,距离变短。高铁时代,中华民族也在走向富强、走向腾飞的道路上加速前行。我庆幸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当民族复兴的梦想渐行渐近,我们更应向前奔跑,为这美好的时代书写璀璨的篇章。
(市人大机关 叶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