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悦读书香 >> 读书感悟 >> 内容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发布日期:2020-05-07 浏览次数:  字号:〖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书是王小波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实话说这并不是一本很好懂的书。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的长辈引导我们认识事物,都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去展开的。因此在看不懂的书和看不透的事情里,我们是很难去把握这样一条清晰的思维脉络的。这本书涉及了王小波对文革的思考,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还有对伦理道德的思考,但并不是简单的阐述他眼里的是非对错,也不是心灵鸡汤或者方法论式的循循善诱。因此今天我想分享的,也并不是我认为我从书里读懂的那些道理,更多的是我在读他的书的时候,脑子里出现的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吧。

在第一篇杂文《沉默的大多数》中,王小波认为话语往往代表着一种权力,所以大多数人都想拥有这种话语权,拼命挤进话语圈子。在类似于文革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话语通常会让人陷入思维的移植和灌输中,个性和人性都被严重的抑制。说出来的话往往言不由衷,反而选择沉默是保持理性的方式。但是沉默的大多数人,他们内心的思想无法得到表达,导致了非理性的话语占据了公共文化思想的主导地位。因此作者站在了沉默的大多数这一群体这一边,试图让话语成为理性思维的交流。

我过去也时常在想,作为一个年轻人,我到底应该奉行“沉默是金”,还是抓住各种可能,去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中国文化往往引导内敛而含蓄的行事作风,告诫大家“言多必失”,而当下移动互联网给了大家一个自由发声的平台。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人在线上针砭时弊、做思想的巨人,而在线下小心翼翼、沉默寡言。但话语的自由表达也会滋生出种种问题,随着加强网络言论管理和推进实名制的呼声越来越高,某种意义上来说,沉默的群体,还在也还将进一步扩大。就像很多人感叹的一样,他们多多少少都会被告诫过在社交平台上不要乱说话,也因为把握不好说话的度,面对一些公共热点事件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藏起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实名制的平台逐渐选择了缄默不言。网络绝不是法外之地,发表不良言论的人随着法律的完善会付出代价,但也有很多表达正当想法的人被群起而攻之,而互联网也会记录下他们表达的一切痕迹。但是如果长期活在害怕说错话,害怕被指责的环境和氛围下,那么最直接的影响会是表达能力的逐步退化,也会失去很多思想碰撞的机会。而古往今来,国家社会的每一次变革和进步,是离不开思想领袖们的发声和民众们的支持的。选择沉默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却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推动历史潮流前进的一种放弃。

作为一名体制内的青年,我希望未来我的沉默,多的对他人选择权的尊重。在认真思辨过后,抱着负责的态度,让话语成为友善的思维碰撞的媒介。同时在他人背向光明,面对黑暗的时候,我也能有勇气站出来发声,不躲在人群里,冷漠的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