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快讯 >> 内容
市科技局加强作风建设 奋力推进科技创新转化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发布日期:2021-09-17 浏览次数:  字号:〖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要求,市科技局对照《2021年常州市作风建设提升行动方案》,迅速行动,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在科技系统营造实干担当比作风、争先进位优作风、清正廉洁抓作风氛围。通过办好“优化创新环境  激发企业活力”实事项目来解创新主体发展难题,形成了服务创新主体的“四项服务清单”,胡广杰副省长批示要求我市提升完善做法,并在全省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制度。

一是政策落实更便捷、激励效应更凸显。通过创新政策速兑平台,所有政策兑现信息“一口进、一口出、全流程”,方便企业与个人“兑现一网办、政策一键查”,充分体现了“便捷、高效、公开”。根据“创新政策20条”制订了31项实施细则,其中有11项采用“非申即享”免申报兑现方式。“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政策”已兑现两批共688人次。据测算,针对高企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费奖励今年预计可直兑3亿多元。惠企政策“含金量”正加快转化为企业成长“强心剂”,上半年全市引进各类人才5.2万名,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其中:引进战略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卓越管理者等高端人才6名,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人才51名;创业人才项目201个、众创人才项目400个。

二是企业培育再突破、研发创新攀新高。完善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指引,针对高企认定八类33个问题清单,开展申报政策解读、在线空中小课堂、高企门诊及申报材料辅导会等30余场,市高企培育库入库拟申报企业超800家、三批推荐申报高企预计突破2000家,申报省独角兽企业3家和潜在独角兽企业35家,总量同比增长约150%。今年以来,通过推动《关于促进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和31项实施细则落细、落实,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研发的积极性,全市企业研发投入预计达228.8亿元;4774家企业享受科技减免税预计达76.4亿元。格力博、新誉集团等8家龙头骨干企业与省产研院共建联合创新中心,新增数列全省第一;累计建设29家,列全省第二。中简科技、东方日升、天目湖储能院等3家企业获批省产业创新中心。

三是项目量质新提升,创新共享得实惠。结合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修订以来,验收市级科技项目80多项,组织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590项,推动列出“卡脖子”技术清单69项,实施投资超5000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30个,签订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超400个;成功举办“2021常州国际创客周”、“中以创新合作与产业投资大会”等一批高质量国际科技合作活动,推进重点攻关项目开展国际“揭榜挂帅”,集中签约了近30项科技与资本、创客与载体项目,合作金额达3.4亿元。同时,组织申报国家、省项目629项,数量和质量较上年均有明显提升,例如省双创计划项目,入选科技类团队2个,企业创新类人才22人,列全省第四。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新增46家科研机构通过省大仪网平台共享先进仪器设备,新增数列全省第二;组织12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入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云平台,预计申领省科技创新券1220万元。减负提速顺利推进,例如外专许可新增金坛受理点,全市累计5个,受理办结时限压缩至法定办理时限的30%(6个工作日),并做到零差错、零延误。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