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悦读书香 >> 读书感悟 >> 内容
弘扬延安精神 谱写时代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1-07-15 浏览次数:  字号:〖
 


自古以来,节俭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墨子体过》中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汉代贾谊在《论积贮疏》中有言:“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唐朝诗人李商隐写下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著名诗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并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和优良传统,更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法宝。对共产党人而言,勤俭节约里有为民情怀,政府过紧日子,意味着精打细算,把钱花在刀刃上,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党员干部勤俭节约,意味着体恤民情、体会民意、贴近民心,更好地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

延安时期,陈云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长。中组部开始住在延安城内,日本飞机轰炸延安城之后,便搬到北门外大约2公里处一山坡上的窑洞里。山脚下有一饭馆,名叫西北菜社,顾客很多。归国华侨和国民党统治区一些进步青年来延安,寻找抗日救国的真理,但是不习惯生活上的艰苦,经常去西北菜社解馋。有的人很有钱,每次都要许多菜,吃不完就扔掉,毫不在意,同延安一般人的艰苦形成鲜明的对比。

陈云看到这种铺张浪费现象十分反感。在一次群众大会上,他批评了随意扔掉饭菜的恶劣现象,并提出一句名言:“吃饭要照镜子。”什么是“照镜子”呢?就是不仅要把饭菜吃完,还要用馒头擦干净盘底的油渍,面对干净明亮的瓷盘子,不正像用镜子照脸吗?陈云说:“延安人的生活艰苦,大家都实行供给制,每人每天3钱油、5钱盐,粮食也不足,吃菜靠自己种,吃肉由各伙食单位养猪来解决,所以要爱惜一粒米一滴油,丝毫不能浪费。古人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是无产阶级,绝不能糟蹋农民的血汗,否则就会脱离群众,逐渐变质。”从此,吃饭照镜子广为传播,深入人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成了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逐渐实现了由吃不饱吃得好的转变,但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片土地上每天有14亿人吃饭,这是我国需要直面的基本国情。守住耕地红线、利用科技促进粮食增产之外,每个人也都要养成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习惯,居安思危,细水长流。

比起过去,我们现在确实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端牢中国饭碗有底气,但不能忘记,每一粒粮食都来自辛勤的劳动,仓廪充实不是挥霍浪费的理由。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60多年来,延安精神培育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断奋斗不息,必须传承发扬下去。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在教学的旅途上,我不断地努力奋斗,对教师的含义也有更深刻的认识。每次站在讲台上,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纯洁的眼睛,我就会感到“老师”这两个字的份量。传承延安精神,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教会学生们节俭,节俭离我们并不遥远,点餐适度饭菜食尽是节俭,合理消费理性购买是节俭,垃圾分类纸张回收是节俭,只要稍微对生活留点心,处处都可节俭。让学生学会这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理性思考,适度消费。

教师的一举一动将会影响这些纯洁孩子的一生。因此,我深深懂得,什么是为人师表,在教学工作中努力进取,不断学习,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让自身的知识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把延安精神传承下去更是青年党员的职责所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将认真学习延安精神的思想内涵,深刻领悟延安精神的精神实质,用延安精神武装、教育、涵养身边的学生,从延安精神中汲取精神给养和灵魂内核。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民族的兴衰,都与一种高昂的民族精神直接关联,延安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当代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只有弘扬和培育延安精神,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我们的中华民族才能使终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才能在新世纪的征程上乘风破浪,不断夺取新的胜利。中国的未来就在我们的手上,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争做时代新人,谱写时代新篇章。

                                           江苏省常州体育运动学校党支部  蒋玉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