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服务常州市“532”发展战略,全力推动统筹发展和安全示范区建设,根据国家、省统一部署,我市于2021年7月起在全市全面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市应急管理局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融入到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建+”机制优势,助力普查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党建+先锋,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的具体贯彻落实,是努力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国家、省、市决策部署上来,强化行动自觉、紧盯责任落实,不折不扣、全力以赴做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明确“党建引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思路,推动党建工作与普查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亮身份、做表率、显担当,积极参与普查工作,让党旗在自然灾害普查一线高高飘扬,为做好自然灾害普查工作提供保障。
党建+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及时成立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工作专班,挂牌实体化办公。先后印发了《常州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方案》《常州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并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常州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为全市普查工作全面展开、工作任务的上传下达、普查中的协同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建立每周一统计、半月一调度、不定期督导等推进机制,不时组织普查任务对接会、调度推进会,及时掌握各地各行业部门普查进展情况,确保各项普查任务落细落实。针对各地各行业部门普查工作推进中出现的进度缓慢、质量不高等问题,市普查办专门抽调党员干部及时加强督促指导,确保普查工作高质量推进。
党建+培训,夯实技术基础。针对本次自然灾害普查专业要求高、普查对象多、工作量大且无先例可循的特点,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党组织主体作用,不断提高普查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攻克各类难题。一方面按照普查行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基层普查人员三个不同类别,实施精准化培训,重点解决普查目的、普查内容、如何普查的问题。另一方面认真组织技术团队,在普查实施过程中通过“网上+实地”专题培训、线上咨询解答等方式开展针对性培训,详细解读各项任务详细指标及相关内外业工作方法,努力打造一支技术娴熟、作风踏实、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的风险普查工作团队。
党建+队伍,保障数据质量。市普查办按照“5+8”的模式组建了5个内设工作组、8个专项调查组,设立党员先锋队,全力推进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有力推进。按照“部门+第三方机构”的模式遴选技术支撑团队,落实好专家队伍和技术团队;选聘基层普查员组建了一支稳定的千余人普查工作基层队伍。对普查数据实行质量追责问责制度,制定完善了数据核验方式和流程,建立“三查一验”数据质控模式,实行“调查单位自查、第三方核检、行业部门复检、普查办抽检审核”的四步工作法,编制了“普查数据质检核查注意事项”“市级质检核查组织实施方案”,对普查实行全过程数据质量控制。
党建+宣传,营造社会氛围。为切实提高广大民众对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知晓度、支持度,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采用“线上+线下”两个渠道同时布局、同时推进,积极开展普查宣传工作。线上,打造3分钟普查宣传片、15秒普查公益广告,通过门户网站、电视频道、楼宇电视、户外大屏和微信公众号、“常州发布”“常州日报”视频号进行推广投放;面向社会大众设置了15大类题目开展普查工作问卷调查和意见征集;制作发布“致全体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微信朋友圈广告,呼吁广大市民积极配合、参与普查工作。线下,在广场公园、集市商场、交通道口、电梯轿厢等场所发放宣传资料、摆放宣传展板、设置宣传橱窗、张贴宣传海报等形式向广大民众宣讲普查知识。利用地铁交通人员流动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开通“常州市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主题宣传地铁专列;在全市各辖区中心地段100多处公交站点投放普查宣传灯箱海报,进一步强化普查宣传工作覆盖的广度。
通过一系列举措,市应急管理局全力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摸清我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努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为我市“532”发展战略奠定坚实的安全基础,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