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情况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2019年以来自然资源部部署试点的重点工作。近年来,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执好党建引领妙笔,以钟楼区邹区镇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项目为抓手(该项目为全省首家通过省级审查并落地的省级示范项目),持续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常州模式”,通过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等综合整治手段,着力把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美丽乡村建设的行动优势,绘就了一幅“三生”空间格局优化、土地利用集约节约的美丽画卷。
二、主要做法
1、起笔组织建设,把党旗插在项目一线
局机关党委始终坚持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从项目计划实施阶段起,统筹部署“谋在前”,主动与村党总支对接项目,深入挖潜生态本底较好、资源禀赋较高等区域,做实做细前期工作,成立邹区镇全域综合整治省级示范项目临时党支部,以党建引领护航项目建设,把堡垒建在第一线,党旗插在最前沿,让党徽闪耀在关键点。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局机关支部与项目所在村党总支结对共建,机关党员积极参与杏塘村、泰村村约800户农户上门调查工作,摸清人均宅基地和建筑面积情况,模拟安置户型,了解掌握群众经济承受能力、接受程度和参与热情。主动参与乡贤、村民座谈、宣讲会议等23场次,征求意见建议,广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经过多次实地调研摸排,充分挖掘“殷杏泰产教融合试验区”区域资源,确定项目实施范围为钟楼区邹区镇杏塘村和泰村村2个行政村,项目划定整治区面积5142亩,其中耕地面积909亩。计划总投资约5亿,实施期限3年,实施后将有效助推区域乡村振兴。
2、运笔生态修复,把整治变为精雕细琢
党建引领贯穿邹区镇全域综合整治全过程。通过“临时支部统干、党员先锋促干、干部群众联干”模式,形成辐射效应,让“党旗飘起来,党员动起来,项目快起来”,全面推动全域整治“四大工程”建设。项目明确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生态保护修复、公共空间治理4大类13个整治子项目。全部实施后,有望增加耕地数量255亩,建成耕地集中连片区474亩;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腾退建设用地322亩指标用于集中居住区建设,盘活建设用地165亩指标用于乡村一二三产业发展;提升项目区的生态水网及路网,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乡村生态功能;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和项目资金,道路、公厕、停车场、垃圾处理设备、文化礼堂等公共设施得到了优先保障。共新建约6900米沥青路、配备300余个路灯等基础设施工程,全面提升公共空间治理成效。
临时党支部成为项目建设的“红色加油站”,引领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在实施全域综合整治过程中,始终秉持活资源、惠民生、优布局、助产业的理念,舍弃粗放型的大拆大建,实行集约型的精雕细琢,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中寻找乡村振兴活力,统筹开展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复垦、生态保护修复及公共空间治理,优化农村土地利用格局,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探寻出一条低成本高质量的全域综合整治之路。
3、落笔民生实事,把满意绘进群众心坎
机关党员在项目推进上“挑大梁”,定期到项目涉及的村组召开党员大会和主题党日活动,重点宣讲项目基本情况,现场解答村民疑惑,同时利用“2.2”世界湿地日、“4·22”世界地球日等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力求把政策讲深、讲透、讲实,为项目建设铺路打好坚实的基础,搭建起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
项目建设启动后,充分发挥书记领头雁效应,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专门调派业务、技术骨干,成立 “项目建设党员突击队”。队员们冲在前、干在先,当好业务“排头兵”,同时通过市、区、镇、村四级联动,确保项目在推进的各环节始终做到公开透明、依法依规并且高度尊重民意,凝聚起更广泛的党群合力。“项目建设突击队”带头开展实地考察、调研论证、入户调查、搬迁腾房等工作,有了党员先锋带头攻坚和群众的支持,搬迁工作得到高效推进,2022年初在一周内就全部完成525户20万平方米老宅搬迁签约工作,搬迁率达100%。
除了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外,还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先后开展“送红色书籍到乡村”“粽叶飘香迎端午”等系列主题活动,积极鼓励村民争当村级自治 “卫生员”,充实到基层治理的力量当中,通过党员带群众,群众齐参与,从而逐步形成村民自治的局面,围绕集中居住管理和村民自治,研究确定了“五个一”(一套家庭档案、一份村规民约、一条家风家训、一个门前三包、一个实施细则)、“四必”(必联、必到、必报、必做)等自治方案。
三、成效启示
1、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保证党建引领“指方向”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打造党员引领项目落地、引领项目布局、引领项目实施的“高质量党建生态圈”,为“殷杏泰”美丽乡村建设指明方向。项目充分挖掘区域资源,彰显区域特色,以全域综合整治为平台,以“乡村振兴、以乡助创”为核心理念,以“殷杏泰产教融合试验区”美丽乡村为主要建设目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依托项目西侧殷村职教小镇优势,形成“一路串五片,两带连四心”的空间布局,通过“四大工程”建设,全力打造项目区北部474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中部2000亩教育科创区、南部2900亩美丽乡村休闲观光区,为“殷杏泰”2万余名高教师生、5000余名村民甚至城镇居民等构建生态宜居、宜游、宜业的新乡村生活共同体。
2、找准业务切口融党建,推动党建重心“往下沉”
牢固树立并落实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理念,以党建带队伍,以业务促党建,使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推动出台《钟楼区邹区镇农村宅基地管理实施意见》,切实做到党建重心“沉下去”,保障群众利益“实起来”。《实施意见》明确了杏塘村和泰村村集中居住区涉及的宅基地保障对象、面积核定、审批管理等事项,解决项目区一户多宅、未发证、空挂户、外来户等历史遗留问题,并为规范全镇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强化农村集体依法行使所有权人的职责,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为促进宅基地节约集约和合理有序利用提供政策依据。
3、引导全民参与促党建,画好基层党建“同心圆”
在项目前期调研及方案规划阶段,支部党员积极参与村委会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讨论,充分尊重当地农民意愿,引导当地农民积极参与,项目资金筹集通过“政府投资一点、乡贤支持一点、农户出资一点”的方式顺利解决。同时,党员干部还全程监督农房建设质量、进度,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有关问题,集中居住区建设方案切实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以农民满意为行动标尺,让农民拥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泰村和杏塘村两个集中居住片区,共建设超过800余栋“乡村别墅”、安置人口超过3000人,现已精心打造16栋样板房和2个样板示范区,并获市委陈金虎书记点赞:“住的人幸福自豪、看得人幸福向往”,极大鼓舞了党员和群众积极性。
|